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股價大跌,定期定額繼續扣款才是獲利保證

 

      五月初時台股還是一直跌,不管你是買股票或是買基金應該都是賠錢機率比較大。所以有粉絲私下就問我說台股基金的定期定額他想停止扣款,問問我的想法。在此直接先說明,定期定額絕對不適合追高殺低,反而要越跌買越多才是,我們先來看看定期定額投資的方法說明。

  「定期定額」投資法,又被稱作懶人投資法、平均成本法,他是最不需要投資專業知識跟資金門檻的投資方式,所以我認為每個人應該都適合做股票或是基金的定期定額投資方式,第一,定期定額門檻不高,無論買基金還是買股票,各大投資平台,最低投資門檻,大約是每個月三千元新臺幣。第二,定期定額,因為有是平均成本的概念,投資人買進的是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可以降低擇時風險,避免一進場就套牢在高點的窘境!大家想想看,有沒有這麼好康的投資策略,可以用少少的錢,固定時間固定金額投資之後還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增加獲利機會,所以我認為這是新手投資人入門必備的投資策略,大家一定是要好好利用。

    問題就是先前股市一直跌,只要你每天看你買的基金淨值,就是幾乎每天跌,相信有看淨值的人應該心情不會太好。不過我建議應該要轉換另外一種心情,當股市下跌,使基金淨值跟著下跌,正好提供給大家低檔買進更多單位數的機會,基金的淨值是他買的股票乘以股數在扣除一些費用之後的市值來除以發行單位得到的數字我們稱之為淨值,因為基金經理人買進的股票跌,淨值當然跟著跌,甚至跌的比大盤還要兇,這種在大盤下跌時基金淨值跌得更兇很大一部分的基金都是面臨這種狀況。

    我來舉一個例子跟大家分享:假設我們一個月扣款三次,每次扣款三千元,假設這檔基金的淨值第一次扣款時是15元,則第一次扣得到的單位數是3000/15=200個單位數,這個月第二次款時淨值跌到14元,那扣款的單位數變成3000/14=214單位數,第三次扣款時基金的淨值跌到13元,則扣款單位數變成3000/13=230單位數。單位數從200214再到230。我們扣款基金不變,但是扣款單位數變多了,那不是應該要更高興才是嗎?因為我們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平白無故地買到更多單位數,應該是要很高興才是,甚至應該要敲鑼打鼓慶祝一番才是啊。所以在我們定期定額的過程中,如果股市持續往下,應該要更具有信心地繼續扣款下去,然後每天愉快的面對因為股市下跌讓我買到更便宜的淨值,如果我們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那麼投資除了能獲利之外,還可以讓心情保持愉快,這個叫做一舉數得才是啊。

    所以,當股市下跌時當然不是停止定期定額扣款的時候,我很明確地跟大家說,股市下跌時甚至是要加碼扣款次數或增加扣款金額才對。如果把這段話聽進去的人,又有毅力繼續執行扣款不中斷,有這樣執行力的人相信未來一定是獲利滿滿的。

   今年1-5月股市幾乎都是下跌的,這期間發生了通貨膨脹、美國升息、俄烏戰爭,疫情嚴重還有中國封控等利空衝擊。我相信大家幾乎對股市已經沒有信心了,但是有一句股市名言是這樣說的: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應對到現在似乎是這種情況,我還是認為端午節過後股市應該有機會走出一波像樣的上漲行情,只要大家絕望了,行情就會在半信半疑中成長,我會緊盯盤勢的變化,下次聊。

 



  本文內容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動盪年代靠策略投資基金也是賺錢好方法

 

一場疫情搞亂了大家的生活節奏,真的希望這場亂象能夠趕快平息下來。現在怪誰都沒有用,重點就是自己要想辦法保護好自己。電視少看,身體多鍛鍊,多愛惜自己,與大家共勉之。日子雖然過得亂七八糟,但是還是得繼續過下去,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投資基金的策略。很多人會在網路媒體介紹如何買股票,策略一大堆,但是卻是少有人會在公開媒體告知大家如何透過一些投資策略買基金,所以我想就花一些時間整理有用的資訊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投資基金會有幫助。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基金的大概分類

1.股票型基金:

以投資買賣股票為主的基金類別,一般來說,資產價格波動度較投資其他類別來的大。也就是說,當市場上漲時,股票型基金漲勢可能較大,反之,當市場下跌時,跌幅亦有可能較深。

2.債券型基金:

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其中又可區分為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政府公債等不同標的,其個別報酬和風險亦有所不同。債券型基金一般來說比股票型較低的投資波動風險

3.平衡型基金:

投資標的同時包含股票和債券。平衡型基金就是股債混合型基金,股票、債券都有投資。個別基金會有不同的股/債投資比例。基金經理人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專業判斷,現階段比較適合投資股票還是債券,隨時調整股/債的比重。也就是說股票行情好時就布局較高比重之股票。股票表現比較不佳時則將資金轉往布局債券,可以幫助投資人分散投資風險並靈活因應多變的市場走勢

    資本市場漲跌難測。高低點也無法事前得知,所以買基金當然也不能矇著眼就一直往前衝,利用好的投資策略確實可以讓投資人輕鬆安心地賺到錢,所以我特別跟大家介紹這個投資方法,叫做『母子基金投資法』。首先,投資時先買進一檔報酬率比較穩健的基金當作母基金,在盡可能不動母基金本金的前提下,定期定額轉投資子基金,也可設定子基金逢低加碼的機制。子基金設定停利點,只要到達停利點,再自動贖回子基金的金額回到母基金。(也有些母子基金策略不設停利、獲利不滾回母基金,而是持續加碼子基金)

   我舉野村投信的投資平台為例。其中一個投資策略名稱為『母子活利循環』。我建議可以將野村的台股平衡型基金野村鴻利平衡型基金(五年報酬率117.47%,非常厲害)做為母基金,再從母基金定期定額扣款到野村優質基金((五年報酬率174.53%,也是非常厲害)這檔更積極的子基金,讓子基金利用波動賺取報酬後,再自動停利養大母基金,這樣就能養成錢滾錢的正循環。

野村鴻利平衡型基金三年報酬率為88.45 %,五年報酬率117.47%。而野村優質基金的報酬率也是非常優異,五年報酬率為174.53%,十年報酬率為442.12%。這二檔基金我認為稱他們是驚為天人之基金也不為過。如果是比較保守型的投資人,可以選擇更為穩健保守之平衡型基金來當作母基金,例如將安聯投信之收益成長基金當作是母基金,然後選擇安聯台灣智慧基金跟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當作是子基金來做投資,這樣的選擇應該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投資策略。

   就我所知,很多銀行基金投資的網站都有這種母子基金的投資,但是銀行似乎推不太動這樣的交易,所以大部分我所知還是以投信的基金交易平台較積極推行這種母子基金的交易策略。上面我說到的野村投信網站就是實際案例,有興趣的人可以進去野村投信網站逛逛。台股基金投資績效不錯的基金公司我認為安聯投信、野村投信、統一投信應該是三強,如果要再找第四名,復華投信的台股基金也算是不錯。沒點到名的不表示他們不好,是我沒有眼光沒有發現他們的好。我還是老話重提,如果你的投資策略想法跟我不一樣,原則上以你的想法為主,我的建議可以忽略。下次聊。


本文內容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不停電儲能系統是關鍵

 

    最近全球股市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跌,大家紛紛找股市下跌的理由。最近利空包括FED縮表跟升息、俄烏戰爭、中國封城,台灣疫情嚴重等等。我自己是認為中國封城對全球景起供應鏈確實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如果中國再持續封城下去,這個問題恐怕短時間無解,需要花一些時間來慢慢讓供應鏈恢復正常,所以我認為只有中國全面開放不再封城,這個股市才有機會出現止跌,如果從技術面看台北股市確實還有低點,不過我從玄學角度來看,6/6芒種過後,股市或許有機會出現止跌往上的機會,屆時再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雖然股市不好,卻是練功的大好機會,所以還是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投資實務有用的訊息。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RE100聯盟。

    RE100是由氣候組織 (The Climate Group) 與碳揭露計畫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 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其目標是匯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以電力需求者的角度改變用電市場,共同努力提升使用再生能源的友善環境。RE100在全球已有超過340個企業會員,加總其會員全球再生能源需求,已超過英國的用電量。加入企業必須公開承諾在2020~2050年間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並逐年提報用電數據。

RE100會員一般透過三個方式達成再生能源使用目標:

1.進行再生能源投資,例如在廠房屋頂架設太陽能發電設備,自發自用;

2.購買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RECs),例如在國內

  你可以購買T-REC(再生能源憑證T-REC,有就是綠電身份證)

3.簽訂購售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等手段,例如台積電與

沃旭簽訂二十年離岸風電購電合約等。

    我想綠能發電應該是未來不變的趨勢,不過我看研究報告說明台灣離岸風電跟太陽光電裝置容量政府大力推動,再加台灣有很好的風場跟充足的日照,確實有很大的潛力再未來大量生產綠電。但是假設現在是冬天或過年期間,在用電需求大減下,大多數傳統機組勢必得減少發電運轉甚至是休息停止運轉,這時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將是最高的時候,少了傳統機組提供的輔助服務及轉動慣量,如遭遇到再生能源發電大幅變動或是設備故障,將導致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轉產生衝擊,有就是說綠電生產沒有辦法持續穩定(例如可能沒太陽或沒有風)沒有辦法跟原來電網產生穩定連結,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停電危機,要解決這個問題,一種產業就特別重要,叫做電力物聯網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簡單講就是物聯網和配電網完美融合人工智能讓電網變“聰明”了。詳細運作內容太複雜,也不是我的專業,我今天要大家分享的就是電力物聯網的相關概念股。今天來跟大家介紹這檔3010華立。

    要讓供電能夠穩定,儲能設備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華立我們印象中認為它是一家獲利非常不錯的電子上游IC通路商。近年華立積極經營台灣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商,成功導入日本大廠的隔離膜,客戶去年開始動工興建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工廠,主力生產高階、高容量、高充放電功率的三元電池,在知名高階家電品牌及超跑市場的電池供應具有關鍵地位,未來銷售量也將隨客戶擴廠而持續放大。

   華立指出,公司近年已大力投入綠電產業,跨足太陽能電站的設立,到去年底併聯發電容量累積達54MW,貢獻減碳排放量35,000噸。而儲能是綠能最後一哩路,依台電規劃至2025年,國內儲能建置需達1,000MW,華立嗅到此龐大商機,亦全力搶進儲能設備的經營,今年有多座案場在進行中,可望為全台用電的穩定性貢獻心力。

    從籌碼面看這家公司的400張大戶持股比率持續上升中,是少數近期大戶還願意認真買的股票之一。去年全年獲利12.05元,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6.8元,5/10收盤價102元計算殖利率為6.67%,算是一檔物美價廉的股票,有興趣的人可以將它列入追蹤的組合中,下次聊。

 

本文內容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ETF簡單懂、簡單買

 

 最近在學校上課,剛好跟學生分享到台灣的ETF,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ETF的投資。ETF是英文Exchange-Traded Fund的縮寫,意思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ETF交易所正式的名稱是「指數股票型基金」。一般教科書都會把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分解來說明,或許這樣就更能讓人理解ETF是什麼:


   指數:ETF被設計成被動追蹤某一指數的表現(例如0050台灣50 ETF

   股票型:ETF可以像一般股票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

   基金:ETF由投信公司採取類似共同基金的模式管理

所謂的ETF基金,就是一次買進一籃子的標的,也許是各國的股票、債券等投資商品,例如台灣50代號0050就是買進台灣權重最高的五十檔成分股。也就是說我們在買進這檔ETF之前原則上我們就已經知道他要買進的標的是有哪些了。買進ETF優點是和基金一樣可以分散風險、不容易暴漲暴跌。而且他的交易非常簡單,流程跟買賣股票是一樣的,投資人不需要再去開立一個交易帳戶,只要用原來的股票交易帳戶就可以直接做交易了。ETF種類大概分類如下圖:


    如果是新手,對ETF交易並不是非常了解,建議還是先不要去碰槓桿型及反向型ETF,原則上先以原型ETF交易為主。在台灣大部分的媒體跟教學幾乎都是一面倒的說ETF適合長期投資,可是我看到很多券商每天早上分享的投資早報卻把ETF拿來當作股票叫投資人短線殺進殺出。還有很多人也認為買進ETF就是存股的意思,不用管他的淨值變化,只要固定時間固定金額買進就對了。

    以上這些說法不全然是錯誤的,但是也不是很正確的理論。如果適合長期投資這種說法我不反對,但是長期投資買一檔ETF並不是無腦的一直買。假設你知道這檔ETF未來會下跌超過20%,請問你會現在買?還是跌了20%之後再買?所以我認為長期投資適合在買進標的價位是低檔時,高檔買進的標的我認為都不適合長期投資。問題是台灣的投資人通常都是喜歡在股價大漲時去追高,卻不願意在股價下跌時買進,尤其是股價跌的很兇時甚至都是砍殺股票,所以就造成追高殺低的現象。雖然ETF已經有幫投資人分散風險,因為它買的是一籃子的股票。但是如果景氣反轉往下,幾乎所有股票及股票類ETF都會跌,很難有例外。股市高低點我們卻是無從判斷起,所以最好的交易方法當然就分批買進ETF。分批買進可以是定期定額分時間固定買入,也可以趁大跌時分批買進,不過這些方法都沒有辦法買在最低檔。我建議一種比較實用的方法,我用00895這檔ETF來跟大家說明。

    00895這檔ETF名稱為富邦未來車,詳細投資選股及成分股如下方之說明:



這檔基金以特斯拉、台積電跟輝達為持股重心,前三檔合計比重超過五成。所以這檔ETF的表現跟這三檔股價表現息息相關。最近這檔ETF淨值已經出現修正,而且下跌修正幅度不小,如果你認同這檔ETF的投資未來潛力,現在我會建議你先建立基本部位(因為我認為淨值已經經過修正,我認為這檔ETF在未來往上漲空間比下跌空間大)

    例如目標是要買進20張這檔ETF。可以先買進五張建立基本部位。如果淨值持續下跌,每5%買進一張,或者適用定期定額買,可以分批買,例如一個月分三次扣款,每次買350股,一個月就買了1050股,當然也有可能合計庫存已經20張了,但是淨值還是繼續跌。假設是這種狀況表示我們真的很倒楣,我還是建議繼續持有,因為後面這檔ETF漲起來是必然的,所以不用停損。如果漲到淨值20元以上就找機會分批賣掉(要再看看當時的景氣狀況跟投資氛圍)。這是一個操作邏輯的建議,重點是要遵守紀律,如果可以遵守紀律買股票,賺錢機會是很大的。好的,以上是我自己的想法,不見得正確。如果你的想法跟我不一樣,原則上以你的想法為主。我不想跟其他人有意見跟口舌之爭,我只是把我自己的做法跟想法跟大家分享,沒有特別意圖,意圖就是希望粉絲都賺錢才是我的盼望。

     ETF還有很多特別的地方,例如無法參加公司的配股配息、無法選舉東監事、無法參與現金增資等等。不過它卻可以放空不用在股東會前夕一定要強制回補。確實有很多跟一般股票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台灣還有規定如果一檔ETF淨值連續一段時間低於2元,有機會會被清算之後下市,這是股票沒有的規定,有機會再來跟大家聊聊其他比較穩健保守的ETF,下次聊。

  

本文內容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