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從最近的財經媒體報導中應該很清楚的知道明年全球經濟應該是會放緩。中國最近聽說700萬勞工返回農村,因為景氣不好,工廠都經營不下去了,只好遣散員工。我猜數字或許還是保守了些,不管如何,中國在中美貿易戰已經受重傷了,這個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這些事情我就不要再一直提起了。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國內外券商在台灣所發布的研究報告到底可不可以信任?就來聊這個比較敏感的話題。
12/17國內某某證券發了一份研究,1795美時,建議買進目標價100元,潛在報酬率23.6%。因為我自己剛好有買這檔股票,所以我特別注意這個研究報告,發布當日這檔股票上漲2.15%。12/18這檔股票下跌2.35%,12/19美時這檔股票下跌9.75%。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甚麼原因,我發現很多的研究報告通常都是在股價上漲一段之後才會出現建議買進的研究報告。但是每次買進的研究報告一出現,通常都是股價高點。而賣出的研究報告通常都是股價已經跌到打對折再對折了就會出現獲利預警的賣出研究報告,這種例子真的是屢見不鮮。(搖頭嘆息)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國巨(2327)這檔股票在2018/6/11外資發了研究報告買進國巨,目標價是1650元。當天國巨收盤價是1210元。如果信任外資的研究報告的話,會認為還有36%的漲幅。任誰都會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的去買國巨的股票。當然國巨的股價在6/11創了1255元短線的高點之後就拉回修正,不過股價隨後又往上漲,在7/3創了最高價1310元。但是創高後便從高點一路往下(其實主力在五月中旬就已經大力的在賣股票了),不管多少人用力地呼喊他的本益比已經很低,股價還是無情地從天花板跌到地板,再從地板跌到地下室,結果又從地下室跌至十八層地獄。買進這檔股票的人幾乎是欲哭無淚。
還有一檔大家應該還沒有遺忘的案例就是鴻海的股票,麥格理證券2017/6/15發布關於鴻海整份研究報告多達 262 頁,將鴻海(2317) 目標價上看 200 元!消息出來沒多久,鴻海三天內大漲 11.7%。主要有 4 大主題:➀.夏普品牌價值、➁.蘋果手機訂單、➂.電動車發展、➃.工業 4.0鴻海的股價從當年 6/27 後見到波段高點 122.5 元後外資買盤就開始縮手,甚至出現連續性賣超調節。2018/12/19鴻海的收盤價是71.8元(減資後)。
我們也可以說以上三檔股票存屬巧合,但是這種例子真的是太多了,我隨便也可以再舉出很多類似的例子。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研究報告寫得再好我們就當作是長知識用,千萬不要拿來當作買賣價格之參考依據,否則再多的錢恐怕都不夠賠。這些研究人員寫研究報告很辛苦我們應該給予肯定,但是券商發布的時間點就有很多的玄機,希望大家把這些研究報告當作參考就好,還有那個目標價真的是不太能相信的啦。
那麼股海茫茫我們要相信誰?我建議的是相信自己吧。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花費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收穫。買股票如此,買基金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買股票是聽信明牌,買基金也是道聽塗說,那會賺錢是因為你八字好,如果不賺錢也是很合理的。所以從今天開始,自己認真的學習如何買股票,買基金吧。下次聊。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