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投資股票人人都參與,而且每個人也幾乎都是說一口好股票。但是對於基金投資,大家似乎就很少討論,大部人買基金除了看報章雜誌之外大概就是聽從理專的建議,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基金的投資。
我常常建議許多人買基金,但是很常聽到很多人的回答是投資的輸贏不想由別人來決定,所以寧願自己買股票也不願意投資買基金,但是這樣的觀念不見得正確,除非你自己的投資實力夠強,不然投資基金或許是更好的選擇。下圖是台股基金的績效表現,如果我們看長期績效,台股基金一般開放型股票型基金績效表現最好的一檔基金是安聯台灣智慧基金。三年期績效報酬率是187.75%、五年報酬率是326.19%、十年報酬率是774.42%。看起來這樣的報酬率確實非常驚人,每每我在課堂上跟學生分享時學生都讚嘆不已,但是再繼續問下去問有沒有買台股基金,大部分人的回答幾乎都是說沒有持有台股基金。
我想沒有買台股基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有買台灣的股票,另外的原因可能就是理專沒有推薦,所以沒有買台股基金。我以前在銀行財富管理中心上班時也是買了一堆海外計價的基金,說甚麼要分散投資風險,說甚麼要做資產配置,所以就這樣糊里糊塗的買了一堆基金。退休後認真檢視這些基金的績效表現,我發現大部分的基金績效表現都很差,唯獨台股基金的績效表現一枝獨秀,後來我就決定把所有基金全數贖回,只留台股基金。是的,我現在投資組合裡面只有台股基金,而且只有德盛安聯的台灣大壩基金、台灣智慧基金跟台灣科技基金。
會做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我認為:資產配置確實有必要,但是我的資產實在少得可憐,沒有必要做甚麼資產配置。再來我也沒有外幣的需求,我頂多出國旅遊時需要用到外幣,但是出國旅遊次數很少,要用到的外幣數量也不多,所以我真的不需要做資產配置。另外關於分散投資風險這件事情,我發現我買的這些外幣計價的基金,報酬率大部分時間都是負的,如果一個投資標的長期投資績效不佳,就沒有累積複利的效果,白話講就是一檔基金投資這麼多年都賺不了錢,還能談甚麼分散投資風險,因為投資這些基金就是最大的風險,因為這些基金不會給你好的報酬,你沒有辦法靠它提早退休,更沒有辦法靠它財富自由,所以投資基金績效好的標的才有資格說可以做資產配置,才有資格說可以分散投資風險,否則沒有好的績效的基金說甚麼都是鏡花水月,一點也不實際。
我舉台灣人買很多的聯博高收益債基金美元計價、富蘭克林的新興市場固定收益基金美元計價,來跟安聯台灣智慧基金做比較(正常不同類型基金是不應該這樣做比較的,為了要讓大家更清楚明白一些,請原諒我的任性跟不專業,其中因為還有牽涉到外幣計價及累積或配息等問題)。很清楚的看到台股基金的績效遙遙領先其他二檔基金,聰明的你,在看完這樣的比較之後應該知道該做些甚麼事了吧。
台股屬於潛跌市場,容易受到市場消息面的影響,所以淨值容易出現急漲急跌。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已經下定決心要投資台股基金,可以先從定期定額開始投資,每月固定時間固定扣款,甚至可以搭配定期不定額扣款讓績效可以更好。
至於單筆申購。建議在股市出現大跌一段時間之後再進場去分批買進單筆基金(最好分多次買進,因為沒人知道低點在哪裡),這種定期定額扣款搭配單筆分批買進基金,勝率確實很高,想不賺錢都難。至於賺錢要不要贖回?我的回答是可以贖回,要不要贖回當然是你自己決定,如果你想要知道我的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追蹤我寫的文章,或者是來上課當我的學生,我最近發現看我的文章的人真的變多了,越多人看我就應該要更認真寫文章才是,下次聊。
本文內容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