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國秋報告 鼠年開盤該賣?該買? 109.1.28


    2020年的農曆春節即將結束,在此先祝福大家鼠年投資賺大錢,鼠錢數錢賺飽飽。最近爆發武漢的傳染疾病疫情,看起來有點來勢洶洶的感覺,希望大家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根據過去的經驗,如果這樣的未知因素擴散開來影響股市會比較劇烈,不過這次的事件我覺得已經有過往的經驗,就算事件越演越烈股市出現下跌我反而覺得是好事,因為那又是提供一次大家進場買股票買基金的大好機會,所以只要保留資金隨時可以進場加碼這樣才是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這二天看了一些消息,得知武漢是中國新興半導體科技集中地,有中國光谷之稱。主要的產業分布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新信息網路跟生物醫療等。另外大咖的公司包括紫光集團跟小米集團也都剛設廠辦於此,還有衛星通訊產業研發也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光光這些產業大概就足足貢獻中國每年1%GDP,所以武漢對中國而言確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經濟重鎮,這樣的冠狀肺炎細菌感染當然是會對中國造成非常大範圍程度的影響的。

    除了武漢之外,其他省市也都傳出病情,中國跟美國貿易戰才剛剛簽了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本來已經殘破不堪的經濟恐怕又會雪上加霜,所以對於中國,短期間恐怕不能存在太多樂觀的想像,因為這個重症的病人跟經濟體恐怕需要一些時間的調整才有機會走回原來的軌道,所以大家還是不能輕忽這個事件對中國景氣跟股市的衝擊。重點是手中有中國基金的人是否該處理掉呢?這個就是見仁見智了,因為中國股市先前全球股市在漲時他並沒有跟進,現在出現這樣的狀況想必持有中國基金的人損失應該會更加慘重。如果真要給建議,我倒是不認為一定要在此時此刻殺低中國的基金,除非你的資金是有壓力必須要馬上兌現,如果可以長期持有我倒是認為應該不要再殺低了才是。

    至於台北股市的基金跟股票該如何處理?這個真的是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資金部位不同,持股的成本也不一樣。不過我通常是建議大家不要恐慌的跟著許多人在殺進殺出,所以我選擇先觀望一下,如果跌幅很大,我一定是會進場去買進基金因為難得有這樣的大好機會讓基金出現大跌,但是如果僅僅是出現小跌的情況,那就另當別論了。買進標的可以考慮買進德盛安聯的台灣大壩基金台灣智慧基金。我們常常聽到投資專家說別人恐懼的時候要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要恐懼,相信此時此刻一定是眾人恐懼的時候,聰明的你應該知道要如何做出選擇才是,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最後我再給大家一些信心,週四開盤後如果台北股市出現大跌,就分批買一些台股基金吧,下次聊。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國秋報告 台灣未來景氣不悲觀 109.1.13


 終於台灣的總統跟立委選舉落幕了。選舉一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既然大家常常都說自由民主最可貴,所以就是要少數服從多數人的決定,這樣才是有民主的風範。當然贏的人也要謙虛,不要贏了結果還要數落他人,希望經過選舉後大家回歸正常,一起為台灣的前途來努力才是。

    因為目前全球股市還是在走一個多頭的走勢,我先前建議要降低持股至五成好像是有點杞人憂天。不過我還是認為五成持股比較安全,進可攻退可守。2019年台股主要是台積電領軍,最紅的股票大概就是半導體相關類股、散熱模組、CCLIC設計跟5G題材的股票。2020我猜車用電子類的股票很有可能出頭天,不過要選擇個股太困難,我建議大家還是以買基金為主,把選股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來操作,只要選對好基金就可以了,省時又省力。

    上週六選舉完晚上跟幾個國中同學聚餐,席間討論到台灣的前途大家皆憂心不已。我跟他們說對台灣的未來不要悲觀,而是要樂觀以對。以下是我對台灣未來經濟的發展作預測,當然前提是二岸能和平共處,因為政治我無法預期,所以單就經濟面來討論(只是這樣的結果當然是以偏概全,因為政治跟經濟是不可能分開的啊)

    首先先來定義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可以由三個面向來計算:

1. 生產面(產業面)

2. 分配面

3. 支出面

公式如下:GDP = C + I + G + ( EX – IM )

C為民間消費、I為投資支出、G為政府消費、EX為出口,最後一個IM為進口。

    根據經濟部的公告,從中美貿易戰至今從國外匯回的資金已經超過8000億台幣。當然這些資金3成是企業必須提出自備款,另外7成則由政府低利貸款,不管如何,申請將資金匯回台灣投資的金額確實是蠻多的,如果這些數字正確,未來這些投資資金會陸續投入,則上面公式的投資I會大幅成長,等到這些投資的錢買了廠房跟設備後開始生產,必須要有更多的員工加入生產,員工有了工作收入之後消費支出就會增加,因為有更多的可支配所得可以花用。再來因為生產的東西變多了,出口外貿金額也會增加,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投資增加、消費支出增加,出口增加,如果再加上政府為因應這些投資而擴大公共投資,那麼這個GDP = C + I + G + ( EX – IM )的結果就是往上大幅成長,這是我們在大學教科書裡面學到的結果,所以是不是不需要擔心台灣的未來呢?

   當然,這中間還是會有很多的變數,例如廠房要蓋卻無法通過環境評估,或是電力的供應有可能捉襟見拙,另外也有可能東西生產很多但是卻都沒人買。不過我們也要相信這些大企業,他們在投資前一定都是經過審慎的評估,斷不可能拿自己公司的前途來開玩笑,所以一旦投資真的如申請時的金額開始啟動投入資金,相信一定會對台灣經濟造成良性的影響,所以也許真的不用太悲觀地去看待台灣未來的景氣才是。

    我這些說法太理論,而且有很多的漏洞,也請大家看看就好,不要給我太多不一樣的意見,如果你的意見跟我不一樣,原則上還是以你的意見為主,我的意見可以被忽略。既然是預期台灣未來二年後景氣會變好,投資台股基金當然不能缺席,我建議大家可以採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的方式投資,標的原則上以安聯投信、統一投信、野村投信、復華投信之基金公司之標的為主。我比較喜歡推薦的還是安聯台灣大壩基金跟安聯台灣智慧基金,希望大家都能賺錢囉。定期定額不需要看時間,隨時都可以投資啦。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了解如何投資基金跟股票,那就來報名上國秋在社區大學的課囉。下學期我分別在文山社區大學(週三晚上)南湖社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周一晚上)開課,目前可以上網站去報名,歡迎有興趣的人來報名,上課充實知識又能交到很多好朋友,非常值得。下次聊。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率續、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上下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本文及作者無涉。